本报讯(通讯员刚毅、王俊来记者蔺玉堂)如今,在石家庄市区北部运河桥立交桥下,正大戏迷协会的活动常常吸引着众多戏迷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,这里已成为群众性戏剧文艺活动约定的场所,也成了石家庄市一处新景观。
去年11月16日,是石家庄市正大戏迷协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日,一大早,上千名戏迷顶着寒风来到这里庆祝协会成立纪念,演出他们自己的保留节目和拿手好戏。一年前,这里虽地处桥东区,长安区和郊区三区交界处,但附近既没有电影院,也没有剧场,唯一的一处文化宫也成了家具商场。文化活动场所奇缺。前年11月,棉纺六厂、铁道学院、综合生活小区的离退休干部、职工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戏迷协会。协会一成立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,由当初的10个人发展到1000多人。他们自筹资金搭起简易戏台,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上午演出,长年坚持不断,遇上重大节日,还要加演几场。观众少时几百人,多时上千人。一年下来已演出120多场,观众达10万人次。68岁的戏迷赵守义家住正定县城,离这里有15公里,这天特意骑车赶来演出《淮河营》;棉纺六厂退休职工赵英杰说:“我不会唱,但很爱听戏。这戏台就是我们戏迷自己捐款、自己动手修的,两边的台柱子,是我领着人用三合板包装起来的。我现在就盼着周末来这里听戏。”下岗职工董风华唱的《女起解》成了戏迷协会的保留节目。戏迷们唱的京剧段子味道纯正,字正腔圆,不时引起观众的喝彩和阵阵掌声。董风华说:“参加戏迷协会使我找到了欢乐,更使我鼓起生活的勇气,现在为北京市一个家具厂推销家具,干得挺好,生活很充实。”
目前,这一活动引起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的重视,他认为,这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,而且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好形式。他要求石家庄市有关部门和党委、政府给以支持,改善他们的条件,让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。